中国旅游大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普陀山有位“身份证哥”,2700多个微信好友至少有一半丢过身份证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 通讯员 夏毅

“您好!请问是赵XX吗?我是普陀山公安的,我们在码头捡到了您的身份证,麻烦您加一下我的微信……”

当下,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如火如荼。完成上午在港区的旅游市场秩序管理任务后,梅军民回到警务室,从抽屉里取出一叠身份证。他把身份证在桌上摊开,对着屏幕挨个打起了电话。


(资料图片)

这是梅军民的日常。梅军民是舟山市公安局普陀山分局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派出所普陀山港区警务室的一名辅警,很多人习惯喊他“身份证哥”,因为每年他至少会寄出500多张身份证,给那些遗失身份证的游客带来充满惊喜的“小礼物”;而他微信上2700多个好友里,保守估计至少有一半人,曾经因为普陀山丢失身份证,而与他结缘。虽然这在他繁琐的日常警务工作中,这件事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但在他看来,却特别有意义。

8月18日,潮新闻记者来到普陀山脚下,与这位“身份证哥”聊一聊关于身份证的故事。

第一次收获游客的惊喜

“你看,刚刚那位赵先生,微信添加过来了,我跟他视频一下,确认是不是本人……”梅军民抬头跟潮新闻记者说了一句,又随即拨通了视频邀请。

很快,视频接通了。梅军民晃了晃手机屏幕,把背景墙上的警徽和“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派出所普陀山港区警务室”的字样框进视频里:“你看看,我是普陀山公安的,你叫什么名字?身份证后四位是什么?”

“我姓赵,叫赵XX,身份证后四位是……”屏幕那头的男子流利地报出了自己的身份信息。

“这是你的身份证吗?”

“是的,是的,我昨天丢的,一直没有找到……”

记者 杨云寒 摄

在确认无误后,梅军民让对方在微信上提供收件地址和联系方式,承诺尽快给他寄过去。在对方的连声感谢中,梅军民挂掉了电话。

“这是我们的常规流程,先亮明身份,获取对方的信任,然后确认是不是失主本人,没问题了就给他寄过去,这样也是为了避免证件被人冒领。”而这套流程,也正是梅军民这些年一次次摸索出来的。

梅军民1977年出生,他的父亲是一名军人,转业后在河南当警察。他和哥哥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纷纷走上了父亲的道路。哥哥在山东转业后也穿上了“警察蓝”;而梅军民从部队转业后,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选择来舟山公安当一名辅警。

他第一次帮游客找回身份证,发生在2018年,他刚到普陀山分局的时候。

“那时候我刚来,对公安的工作其实并不熟悉,只好凭着当兵时养成的习惯,边观察边适应。”在观察中,梅军民发现,在码头上、景区检票口和景区公交车站,经常能捡到游客遗落的身份证。“身份证丢了,出行肯定会受影响,补办也很麻烦,特别是外省的,可能要跑很多地方……”于是他从票务中心要来了游客的联系方式,打出了第一通电话。

梅军民始终记得,那是一位来自山东的游客,接到电话时,声音中掩饰不住惊喜:“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自从回去后发现身份证丢了,就一直闷闷不乐,怀疑这趟出行是不是错误的决定,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回来了……”

一年要寄500多张身份证

梅军民这些年收到过多少张身份证?这个他也不清楚,虽然每一件送到警务室的失物,他都详细地记录在台账里,但关于总数,却从未留意。“大概每年700多张吧。”他估算了一下,给了潮新闻记者一个大概数。

当然,可能远远不止,因为他每次值班,总能从港区的各个角落收罗出4~5张身份证,最多的时候一天会捡回10多张。这些遗失的身份证,有些是让游客来警务室领取,有些是给他们送到对岸的蜈蚣峙码头,更多的是快递的方式,邮寄到游客的家里。“平均一年下来,应该需要寄500多张,快则1天,慢则3天就能回到失主手里。”而梅军民寄出的身份证,发往了全国多个省市,最远送到内蒙古。

记者 杨云寒 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身份证?梅军民想了一下,告诉潮新闻记者,可能是因为普陀山景区的客流量大吧——特别是每年7月至第二年春节,游客总是络绎不绝“当中总会有一些游客比较粗心,没有及时把身份证收好吧。”

除了身份证,背包、手机、钱包、车钥匙,甚至汽车驾驶证也都是经常被发现的失物,每次值班时捡到这些失物,梅军民都会第一时间想办法找到失主。

然而,并非每一次找寻都非常顺利。因为很多时候,票务那边并没有失主的联系方式。

“很多失主都是通过旅行团订票的,购票时只留了导游的电话,而出于信息保护的需要,我们基层派出所也没有查询失主个人信息的权限……”有一次,梅军民就给一位订票的导游打电话,第一次报出失主的姓名,那位导游说了一句“不认识”就挂了电话,好在那位导游马上反应过来,给梅军民回了电话,这才顺利联系上失主。

就算联系上失主,也时常会被当成骗子。

“我都能理解,将心比心,如果我自己接到陌生电话,也会有防备,更何况现在电信诈骗那么猖狂……”只要每次梅军民耐心地解释,或是当对方发现自己的东西确实是丢失了,误会也会消除。梅军民的付出最终也总是会换来对方的理解和感谢。

“有那么一回,就有这么一个游客,联系她时非常警惕,我说什么都不信,后来身份证收到了,非要感谢我,被我拒绝了,哪知道没过几天还偷偷给我寄来了锦旗。”梅军民咧着嘴,笑了笑,这样的故事,他还有一箩筐。

已成为一群人的传统

“现在,给游客寄身份证,都已经成了我们警务室的传统了。”普陀山港区警务室警长齐友杰刚出警回来,笑着对潮新闻记者说。

他告诉潮新闻记者,现在,不止是梅军民,警务室的每一位民辅警在值班时捡到身份证,也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失主。

00后辅警郑轶豪今年3月加入普陀山公安,成为警务室的一员。他也是梅军民的几个徒弟里的一个,在老梅的带领下慢慢熟悉了日常警务工作。

“我刚到没几天,他就手把手教我给丢失身份证的游客打电话。”这次经历让年轻的小郑很震撼,也改变了他对公安工作的看法。“以前其实也知道,我们景区公安的工作是服务游客,但以为只要等游客报了警再去处理,没想到还可以这么主动。”小郑说,第一次收到电话那头游客的感谢,他的心里就感觉暖暖的,感觉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

记者 杨云寒 摄

齐友杰也告诉潮新闻记者,今年,普陀山分局还专门帮普陀山港区警务室设计了一个蓝色的信封,封面上写着“来自普陀山的一份小礼物”,每次寄件都会身份证塞到信封里,让游客收到身份证也能感受到来自浙江海岛的热情。

说着,齐友杰侧头看了看一旁的梅军民,向他点头致意。

结束了一上午的忙碌,老梅获得了难得的清闲。他翻开微信的通讯录,看着里头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好友头像。虽然其中大多数只有一面之缘,老梅甚至记不清他们的姓名,但逢年过节,他们总是会他发来节日祝福。只有点开聊天记录,老梅才会模糊地回忆起了曾经打出的那一通电话。

但有一个故事,梅军民的印象却很深刻。一位军人在普陀山景区游玩时丢失了军官证,刚好被老梅找回。得知老梅退伍军人的身份后,两位老兵在警务室前相互敬礼。

每每回忆起这个画面,梅军民总会想起小时候那个懵懂的自己,趁着父亲不在家,偷穿父亲警服照镜子的场景。他知道,这就是他从警的初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